#读书法
分享一篇文章
许锡良:致其知而后读
致其知而后读 (2011-10-27 00:56:58)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致其知而后读
许锡良
读胡适先生的演讲《为什么读书?》,里面谈到王安石论读书的一句话:“致其知而后读”,胡适先生作了这样的解读:“请你们注意,他不说读书以致知,却说,先致知而后读书。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但知识越扩充了,读书的能力也越大。这便是‘为读书而读书的意义’”总体说,胡适先生的这个解释是不错的。也符合我们平时心理学上所说的原理。不过,在这里作这个读书与致知之间的关系的解释显然不是妥当的。王安石在这里显然不是要说读书与致知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是说,先“致知”而后“读书”的顺序。是致知在前,读书在后。
显然,王安石不满足于埋头苦读,乱读。他是主张先要去探求事理,保持对事理的好奇之心,如果在探究过程中感觉到了疑惑不解,这个时候才去寻找书本上的知识帮助。我以为这样理解王安石的话可能更符合道理一些。也就是说读书之前先要有疑难问题,怀抱着疑难问题而读的时候,不但会有针对性,而且也会提高阅读效率。你想如果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那里,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读起来自然是畅快淋漓的。就像你饥饿的时候去吃东西一样,当然吃得香了。
所以读书之前先要学会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然后再去选择要读的书籍。读书的目的,还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什么问题?这里有智力上的困惑问题,也可能是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如果什么脑筋也没有动一下,就先抱一本书来,胡乱地翻一翻,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当然,也可以有以随便阅读作为消遣时光的时候。不过, 这个时候的阅读又当别论。因为这个时候的读书并不是用来研究的,不是用来探究问题与奥秘的。
一个人只有在思考中才能够读出书的味道,也才可能读出书之外的世界的味道。西方有哲人曾说,每一本其实都是一桩罪过。因为,它在探求真理的同时,也把错误带进了人类。但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并不会那么容易就被书中的内容所误导。并不是书中说什么就是什么,凡事用自己的眼光与大脑再进行重新审察一番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读书之前先要“致知”的原因。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能够透过书中错误的文字以及虚妄的言说,过滤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书中所记皆是前人的思维与眼光留下的印记。有可理解的地方,也有不可理解的地方。可理解的地方,比如涉及到这个世界的一些东西,它是有共相的,涉及到人性的一些东西,这也是有共性的。比如人类社会对于自然法的认同。这也是古今一致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变化,比如中西文化,古今文化总有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人们围绕不变的人性而寻找的生存方式总是在变化之中的。这种变化就常常使我们容易产生误解。往往以今日的感触或者自己的感触去理解古人或者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读书除了读有字之书外,还要善于读无字之书,也就是要面对社会现实,面对自然界,直接用自己的眼光与思维去解读自己接触到的现实世界。有一些哲学理论似乎是很难读的,其实你只要直接面对这个世界就可能加以理解。比如海德格尔的“思”,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考的思,显然这个“思”是更接近于我们真实生活中的“思”。真实生活中的“思”不可能只是理性的、抽象的思维。每一个思考的后面经常是带有图象的立体多维的思维世界。他有许多概念,如果不好懂,就必须还原到丰富而真实的现实世界来。
没有疑难问题时最好不去读书,学问学问是从问开始的。你有问题了,你就想去解决它。这个时候你可能去找答案。找答案之前先是要思考的。如果自己思考了,尝试了,还是无法解决,无法得到圆满的答案。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前人的思考成果。这个时候你就有了阅读的欲望。通过阅读前人,有时你会想,嗐,原来古人也为这个问题困惑过啊。这个时候的阅读就是与前人接上了轨。
所以,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问渊博的话,阅读之前最好先有问题,先对问题进行思考,而且非到殚精竭虑的时候不要轻易去看书上的答案。然后这样的读书,你方可以成为书的主人,而不是书的奴隶。
2007年4月27日
文章来源:
- [致其知而后读_许锡良_新浪博客]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2aea3f00100zuvh.html
logging
20241030 YJH init